专辑
专辑 曲目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人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从慕尼黑、林茨到受弗朗西斯一世接见的维也纳之行后,他经由波恩、科隆、布鲁塞尔抵达法国,在巴黎他短暂碰壁,随后在英国重整旗鼓,在意大利度过的岁月则为莫扎特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无限源泉。 [2] 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从粮食大街四层狭小局促的公寓迁至萨尔茨河对岸新城的马卡特广场八号。在萨尔茨堡,莫扎特被任命为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但是这个人生阶段于他而言,却充满了忧郁压抑。新任大主教科罗瑞多让莫扎特深切体会到萨尔茨堡的保守封闭。 [2] 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 [3] 。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莫扎特乐于接受传统曲式,并对其作巧妙的运用。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中文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国籍奥地利

外文名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出生地奥地利-萨尔茨堡

性别

出生日期1756年1月27日

职业作曲家

逝世日期1791年12月5日(享年35岁)

主要成就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

代表作品《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

生平与创作

古典主义盛期的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其父利奥波德•莫扎特是一位小提琴家兼作曲家,这使莫扎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莫扎特从4岁起开始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6岁时就与姐姐玛利亚•安娜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下巡演于欧洲各大宫廷,成为当时享誉各国的“音乐神童”。在长期游历的过程中,小莫扎特分别在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重要城市进行了演出,在让人们惊诧于自己才能的同时,他努力学习和吸收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风格流派之长。不但先后师从于当时的著名作曲家阿贝尔(Abel)以及巴赫的小儿子J.C.巴赫学习作曲,还曾经向阉人歌手曼佐利(Manzuoli)学习过声乐,而在意大利的几年内,在歌剧创作方面又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音乐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音乐天才,刚刚超过10岁的莫扎特,不仅能够创作键盘乐作品,还能够创作交响曲、清唱剧、歌剧这样的大型体裁。当他的歌剧《本都国王米特拉达蒂》在米兰成功上演时,他年仅14岁。

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年轻的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担任宫廷与大教堂的管风琴师,同时也进行个人的创作。1777—1778年,莫扎特曾经出访慕尼黑、曼海姆、巴黎等城市,并亲耳欣赏到曼海姆乐队的演奏。在返回萨尔斯堡之后,由于与自己的保护人萨尔茨堡大主教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莫扎特最终不顾父亲的劝阻,于1781年愤然辞职,走上自由艺术家的道路。在萨尔茨堡期间,莫扎特的创作涉及交响曲、歌剧、协奏曲、弥撒曲等多种体裁,创作风格也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莫扎特生命的最后10年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从生活上说,婚后的莫扎特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健康上都十分不如意,经常需要依靠朋友的帮助。尽管国王约瑟夫二世曾经支持过莫扎特的创作,但是莫扎特成为宫廷乐长的愿望依然没有得到实现。不过维也纳的这段时光使作曲家本人在音乐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收获:一方面,他与诸如海顿这样的音乐名人愉快地交往,定期参加各种音乐会;另一方面,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他最后几部交响曲和几部著名的歌剧,还有经常由他自己演出的钢琴协奏曲等等。

在莫扎特离世前一段时间,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不过仍然进行不懈的创作,著名歌剧《魔笛》就是在这种身体条件下完成的。1791年12月5日,年仅35岁的莫扎特留下了他未能完成的作品《安魂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葬礼十分简单,而且至今都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址究竟在哪里。

 

莫扎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21部歌剧、41部交响曲、27首钢琴协奏曲、15部弥撒曲、23首弦乐四重奏、17首钢琴奏鸣曲,以及为其他乐器创作的奏鸣曲、协奏曲和一些室内乐作品等。

 

在莫扎特的创作中,歌剧是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他既创作严肃的正歌剧,也创作风趣轻松的喜歌剧。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包括各种性格、地位的人物,其中就有出身于第三等级的平民,这在当时的歌剧创作中并不多见。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充满了优美的旋律、精巧的配器、严谨的曲式以及恰到好处的戏剧冲突,因此具有十分动人的魅力。作为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家,莫扎特将歌剧中的乐队部分提升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却并没有因此妨碍声乐线条的发挥,他的歌剧音乐对人物情感和剧情发展都能够进行十分巧妙的刻画,因此他的歌剧角色往往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另外,莫扎特在歌剧中大大提高了重唱的地位,通过人声的多声部织体,作曲家将各种矛盾、冲突、争吵和不同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莫扎特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1786)、《唐•璜》(1787)、《女人心》(1790)以及《魔笛》(1791)等。在歌剧《魔笛》中,作曲家通过一个神话题材表达出自己带有共济会思想的观念,同时也为人们留下了一部美妙非凡的作品。应该说,莫扎特是继格鲁克之后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他在这个体裁的创作中综合、提炼和发展了各种最优势的因素,这使他的作品成为最优美的歌唱的戏剧,并在西方歌剧史上创造了一个高峰。

 

在莫扎特的器乐创作中,交响乐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在他的4l部交响曲作品中,又以最后三首为集大成者。与作曲家之前的作品相比,它们不但篇幅更加长大,终曲的气氛更加雄伟,而且运用了半音化的线条、复杂的复调手法以及更加精巧的配器法。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莫扎特的乐队编制比较小,但是他能够让乐器充分发挥各自的音色优势,并且像人声一样优美地歌唱。钢琴协奏曲在莫扎特的器乐创作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他的努力下,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得到完善,同时又将流畅的旋律和复杂的对位结合在一起;华彩段在显示演奏者精湛技巧的前提下,展现出作曲家源源不断的乐思。这些使他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成为这个体裁领域中的精品。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也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这两种体裁中,作曲家充分表现出古典主义均衡优美的风格特征,使各种乐器在他手中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莫扎特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纯音乐的理想,他的音乐不是叙事性的,也极少对自然界进行赞美或者描绘。虽然他像海顿一样发展和完善了一些体裁的形式,却不是刻意之举,而完全是一种天然表达的结果。歌唱性和戏剧性对莫扎特来说似乎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歌剧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由于他巡演各国的经历以及博采众长的能力,他的音乐具有国际化的风格,能够将各种优势因素成功地结合在一起。莫扎特的一生比较坎坷,虽然他的音乐中时常充满欢乐明朗的情绪,但灵魂深处却显示出一种忧郁,正所谓“含着眼泪的微笑”。莫扎特以自己的超然天赋,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大量的优秀作品,这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代表作赏析

(一)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这首钢琴协奏曲(K.488,1786)是莫扎特在这个领域最著名的一首作品,在作曲家的几十首同样体裁的作品中,也许只有一两首,比如d小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6)能够与它相提并论;从风格上说,这首协奏曲是典型的“莫扎特式”的音乐,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充满了希望和阳光,使人们无法轻易觉察隐藏在作曲家心灵深处的伤痛,只有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听众,才能够真正体味其中的复杂情感。一般认为,这首协奏曲与莫扎特于1872年创作的第十二钢琴协奏曲(K.414)具有一定的呼应关系:两首作品都是以A大调为主调,第一乐章都具有明朗的气氛、流畅的主题以及动感的乐段,但是相比之下,这首作品显然更美、更深刻,而且更加动人。

整个作品共包括三个乐章,分别为快板(Allegro)、柔板(Adagio)以及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其中第一乐章是整个作品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乐曲最开始,由乐队奏出优美的呈示部主题,在莫扎特众多的器乐作品当中,这个流畅却带有一种感叹情绪的主题可以说是比较经典的一条旋律。在乐队陈述之后,钢琴独奏者开始再次演奏这个主题,虽然在线条上基本保持了首次陈述的形象,但是由于钢琴独特的音色,这段旋律显示出更加明朗、清澈、抒情的风格。

 

进入展开部时钢琴部分保持了暂时的沉默,由弦乐柔和地奏出了一个新的乐句,这个乐旬的片段成为整个展开部的基础材料。短小却迸发出激情的展开部在经历了多个调性的游移之后回到再现部,音乐也重新进人一种清新、温和的状态;在乐章接近尾声的一刻,钢琴开始了它的华彩段,这个华彩段篇幅并不大,技巧也并不十分艰难,因此有人曾经批评莫扎特的创作显得简单草率。应该说,这段音乐确实不像许多协奏曲的华彩段那样是一个以炫耀技巧为目的的段落,它更多地适应了情感的表述,或者说适应了整个乐章优美抒情的风格,以灵活、生动、简洁的形象自然融合在音乐的整体当中。

 

第一乐章在一种清爽的气氛中结束,作为作品的重心,这个乐章几乎代表了整个作品的全部特征:隐含着忧郁的欢乐风格,简单明快的形式,不以技巧见长,而以音乐打动人心。这些特征显现出了古典乐派所追求的均衡与优美,并使这部协奏曲跻身于作曲家最受欢迎作品的行列当中。


 

(二)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

 

1788年是莫扎特在交响曲领域中获得巨大收获的一年,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内,他就创作了降E大调第39交响曲(K.543)、g小调第40交响曲(K.550)以及C大调第41(朱庇特)交响曲(K.551)三部作品。由于这几部作品在完成时间上十分接近,又是作曲家在这个体裁上的收尾创作,许多人将它们称为莫扎特的交响乐“三部曲”或者“三联画”。造成这种神奇创作速度的主要原因当然是莫扎特本人的音乐天才,但是也不排除他为支撑拮据的生活而超负荷工作的可能性。但是,这三部交响曲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在“三部曲”当中,一直最受人关注的应该说是第40交响曲,在多年来的交响乐舞台上,它始终是一部盛演不衰的杰作。

 

从调性布局来看,第39交响曲和第41交响曲都是以大调为主调的,而且从整体情绪上偏重明亮、抒情或者壮观的倾向,只有第40交响曲采用的是g小调,在作品风格上也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悲剧气氛。我们知道,在莫扎特生活的年代,作曲家们对小调的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模式限制,一般来说,小调的作品往往用来表达忧伤、阴郁的情绪,因此作曲家们总是比较谨慎地应用小调。莫扎特的几部g小调的作品都表现出这样的意识倾向,而且作品最终还是转向了大调的结局。但是在这部交响曲中,作曲家将这种代表悲剧性气氛的调性坚持到最后一个音符,这使这部作品在情感的表达上体现出了自己极大的个性。

 

整个作品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十分快的快板(Molto allegro),第二乐章是行板(Andante),第三乐章是小快板速度的小步舞曲(Minuet:Allegretto),第四乐章是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

 

第一乐章是整个作品的重心,它采用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在乐队配置上也没有脱离传统。作品最开始是一小段中提琴的伴奏音型的导引,之后呈示部的第一主题出现,这个两次级进下行、之后一个大跳上扬的旋律是被许多人所熟悉的一个曲调。这个主题几乎贯穿了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是整个第一乐章最基础的材料。

 

第二主题继续强调了第一主题中级进下行的音型,但是旋律线条和气息更为悠长。这个优美的主题轻盈、柔和,经常由弦乐和木管交替表现,并且与第一主题一样,是这个乐章中的重要材料。

 

在展开部当中,音乐游移到与主调距离较远的升f小调,这使作品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导向。莫扎特充分利用了模进和对位的手法,使呈示部中的主题一再以不同的方式出现。管乐器和弦乐器先后占据主导,交替进行着发挥。音乐在短暂经历了e小调、d小调等区域后逐渐回归主调,并且以乐队全奏的形式稳定下来。

 

在再现部中,莫扎特使呈示部的材料和调性都得到了变形的出现,两个主题的交织将音乐带入了一种更加阴郁的情绪。在一段激动的戏剧性表现之后,音乐回到了最初的材料状态,人们在此又一次体会到了作品的悲剧性风格。


 

(三)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

 

《魔笛》(1791)完成于莫扎特逝世的前夕,这部收尾歌剧代表了作曲家在这个体裁上的成熟风格,因此是他最为重要也是他最为流行的歌剧作品之一。

 

歌剧取材于色彩奇丽的神话传说,题材中心是人类永恒追求的正义、勇敢和爱情。由于莫扎特和这部歌剧的脚本作者都是共济会(以爱心、道德及和平为宗旨的一种带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团体)的成员,因此,他们合作的这部歌剧也不时地表现出这种倾向,例如剧中的大祭司就曾经唱道:“要把爱别人作为自己的义务”、“谁都要宽恕敌人”,等等。

 

这部歌剧的基本情节是:王子塔米诺在打猎时受到巨蛇追赶,被夜后的三个侍女所救。夜后的女儿帕米娜被大祭司萨拉斯特罗抢走,悲伤的夜后希望塔米诺能够为她找回女儿。看到帕米娜画像的塔米诺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公主,决心完成夜后的使命。捕鸟人帕帕盖诺成为塔米诺的助手,他们分别得到夜后赠送的礼物:一只魔笛和一个银铃。二人达到了萨拉斯特罗的领地,一位雄辩者告诉塔米诺,大祭司不是罪恶的敌人,当所有的谜底揭开时,塔米诺和帕米娜将会永远结合在一起。为了帕米娜的自由和两人的爱情,塔米诺接受了神的考验,不但抵御诱惑而且保持沉默,表现出了坚忍的意志。经历了误会、波折与痛苦的塔米诺和帕米娜最终赢得了胜利,帕帕盖诺也找到了他自己的爱人帕帕盖娜。尽管恶人莫诺斯塔托斯妄图破坏这一切,但是雷鸣电闪将他的阴谋彻底粉碎。

 

在音乐创作上,莫扎特的这部歌剧是各种风格有机综合的一种结果。从本质上说,这是一部用德语创作的歌唱剧,但是其中汲取了许多意大利歌剧的因素。正歌剧的宏伟气势、喜歌剧的幽默风格、咏叹调旋律的优美流畅以及独特的选材都在这部作品中有所体现,这些都对后来德国浪漫主义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以上文字节选自《音乐名家名曲 外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