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专辑 曲目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中文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国籍意大利

外文名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Peter•Ilyich•Tchaikovsky

出生地俄罗斯帝国-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

性别

出生日期1840年5月7日

职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逝世日期1893年11月6日

主要成就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重要人物 19世纪世界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著名教师

代表作品悲怆交响曲、四部协奏曲、芭蕾舞《天鹅湖》、《胡桃夹子》

生平与创作

作为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在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声望。他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父亲是矿山工程师兼冶金厂厂长。富庶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使柴科夫斯基自幼就在俄国民间音乐和西欧专业音乐的熏陶下成长,具备了很好的音乐修养。但是,他的家人却强烈反对他步入职业音乐家的道路,因而年轻的柴科夫斯基不得不遵从父命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他在司法部担任了四年九品文官,但那种渴望献身音乐事业的理想却始终没有打消过。在枯燥的工作之余,柴科夫斯基勤奋地学习音乐理论,大胆尝试作曲,并终于在1862年如愿以偿地成为新成立的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首届学生。1863年柴科夫斯基毅然辞去官职,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殿堂。18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并于第二年应聘到建成不久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期间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已展现出他惊人的创作才华,使他的名望不仅响彻俄罗斯,也遍及到西欧各国,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第一钢琴协奏曲,大提琴与乐队的《罗科科主题变奏曲》,舞剧《天鹅湖》,第一弦乐四重奏等。

从1876年起,他与俄国富孀梅克夫人建立了长达14年的通信友谊,并接受了梅克夫人的年金资助。1877年,他辞去学院的教学工作开始专事创作,此后直到80年代后期,柴科夫斯基经常住在乡间和国外,全力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诞生了很多举世瞩目的名作,主要有:第四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庄严序曲《1812年》,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歌剧《女巫》等。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属于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晚期,其艺术造诣进入了顶峰阶段,一系列不朽的杰作相继问世,进一步确立了柴科夫斯基世界级作曲家的地位,其中的代表作有: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经历与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作曲家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以自己在思想上、感情上产生的种种矛盾,从一个侧面为人们展示了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出俄国知识分子那种满怀理想,渴望改造世界,改变现实,却又寻觅不到出路,无力与社会、命运抗争,只能默默忍受一切的悲剧性心理。柴科夫斯基曾深刻地体验了这一切,并通过他的音乐十分艺术化、真切地表现出来。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构成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主要特征。对美好前途的热切追求与令人失望的社会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是激荡在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感人至深的力量源泉。作为现实主义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柴科夫斯基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高超的创作手法,使俄国音乐跨人了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先进行列。

 


代表作赏析


(一)庄严序曲《1812年》


庄严序曲《1812年》完成于1880年11月,为庆祝“救世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被毁。因此,柴科夫斯基以1812年的抗法战争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作品。由于考虑到作品是面向广大公众,同时要在露天场合演出,作曲家采用了人们熟悉的若干歌曲作为主题,并调动各种音乐手段进行情节性、造型性的描写。为了增强演出效果,柴科夫斯基采用了庞大的乐队编制,如补充一个军乐队,增添模仿炮声和教堂钟声的特殊乐器等。作品完成后,作曲家对它并不十分满意,自认为是一部艺术性不强的“很响、很闹的应景之作”。然而,演出以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立刻成为柴科夫斯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作曲家用交响乐的手段,真实、形象而成功地再现了俄国反抗拿破仑入侵这一历史事件。

整首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是一段在降E大调上陈述的缓慢引子,其中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用了东正教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的旋律,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奏出,表现了俄国军民大难临头时向神灵祈祷请求保护,音乐气氛肃穆深沉。接着音乐逐步紧张起来,渲染了临战前的气氛。在行板处响起了鼓声和号角声,这是引子的第二主题,它象征着俄国骑兵严阵以待的雄姿。音乐进人适度的快板,转到降e小调,开始了奏鸣曲的呈示部。其中主部主题坚决果断,它代表俄军顽强抵抗的战斗形象。在这个主题的发展过程中,不时夹有《马赛曲》的号角声,以表现入侵法军的形象。上述两种音乐素材的交织,形象地描绘了两军交战的情景。

一阵激战之后,在升F大调(即降G大调,降e小调的关系大调)上出现了一个明朗抒情的旋律,这是副部的第一主题,由音色柔美的弦乐奏出,表现了俄军将士对俄罗斯大地的深情。接着在降e小调上,长笛和单簧管演奏活泼的副部第二主题,旋律来自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体现了俄军士兵即使在残酷的战斗时刻,也不乏喜悦和幽默。

往下是奏鸣曲的展开部,通过象征敌对双方的音乐素材的犬牙交错般的冲突对抗,进一步描写战争的场面。

在再现部中,代表俄军的主部主题力度大大增强,配器更为丰富,显示出不可战胜的力量。副部第二主题移到降E大调,用弦乐加长笛演奏,使俄罗斯大地的形象更添光辉。接下去又是战争场面的描写,形成第二展开部。紧张的战斗达到顶点,突然整个乐队以大齐奏的方式由高向低地奏出一系列的音阶模进,逼真地描绘了法军兵败如山倒的情景。

序曲的尾声描写了隆重的凯旋式庆典。引子的圣咏主题由全部管乐和附加的铜管乐队奏出,变成了雄壮的颂歌。而骑兵主题出现时,作曲家用帝俄时代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曲调与其结合,以此歌颂俄国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二)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他辞别人世的最后时刻。1893年3月作品完成,8月配器结束,10月28日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于圣彼得堡,但是观众的反应十分冷淡。仅仅9天之后的11月6日,柴科夫斯基就与世长辞了。第六交响曲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一生的总结。正如他自己说过的:“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构思和创作这部作品时,他“常常淌下眼泪”,首演后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以“悲怆”作为乐曲的标题。

整部作品从内容上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美好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导致悲剧的结局。交响曲四个乐章大致的构思是:主人公带着人生的疑问投人生活的漩涡,痛苦的探索和对幸福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乐章);避开尘世的烦恼,到大自然和个人的幻想世界中寻求安慰(第二乐章);继续在逆境中顽强抗争和奋力拼搏(第三乐章);希望最终破灭,带着终生的遗憾告别人世(第四乐章)。

第一乐章——乐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是阴森缓慢的引子,调性模糊,在低音弦乐衬托下,大管奏出叹息的主题动机,它犹如饱尝世间辛酸的主人公内心的独自,并暗示了交响曲的悲剧结局。

音乐进入快板,调性确立为阴暗的b小调,引子的动机成为主部主题的核心素材,表现了动荡不安的情绪,其中有疑惑,有渴望,有追求。音乐有很大的力度增长(从轻声的弦乐到乐队的全奏),表现了主人公的痛苦探索。副部主题的出现完全进入另一种感情状态,调性转为明亮的D大调,速度发生变化,先后注明“Adagio(柔板)—Andante(行板)—Moderato mosso(活跃的中板)”,音乐异常优美动听,完全发自肺腑,这里既有甜蜜的回忆,更有对幸福的渴望。

当音乐完全安静下来以后,突然晴天一声霹雳,好像主人公挨了当头一棒,猛然从梦幻中惊醒,重新投入人生的搏击。就这样,乐曲进人了展开部。音乐经历了三次巨大的起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在生活漩涡中的殊死拼搏。在最激烈的悲剧性高潮中,长号声部犹如主人公绝望的呼喊,音乐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展开部的戏剧性冲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把再现部的主部主题也包容进来,突破了传统奏鸣曲式的框架。当副部主题在B大调上重新出现时才感到进入再现部。乐曲的尾声带有悲伤的行进的性质,音响越来越轻,仿佛主人公渐渐远去。

第二乐章——这是一首别致的五拍子(5/4)圆舞曲,其中兼有马祖卡舞曲的节奏。全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首尾部分在D大调上由大提琴陈述如歌的旋律,音乐明朗幽雅,俄罗斯风味浓郁,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乐曲的主人公暂时远离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陶醉在安详的大自然中进行宁静的思索。音乐中不仅有对往昔幸福生活的回忆,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乐曲中部转到b小调,旋律中连续的二度下行音调和低音提琴三音持续不断的反复,仿佛是心灵的创伤时刻在折磨着主人公,音乐渗透了悲哀的情绪。

第三乐章——这是一首谐谑曲,同时又有进行曲的特征。乐曲结构为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其中所有的主题均贯穿了变奏的手法。音乐中交织着现实与梦幻的形象,表现了主人公与邪恶势力的殊死搏斗。主部主题在e小调,包含对比因素,怪异、虚幻、神秘的塔兰泰拉舞曲贯穿始终。另外,还有既像跳跃飞舞又像步伐行进的因素。

末乐章——作为交响曲的收尾乐章,作曲家在此打破了常规,用一个柔板乐章代替了通常的快板乐章,同时乐曲的结构也放弃了传统的奏鸣曲式,而用带尾声的再现三部曲式来取代。之所以有这些变化,是和作曲家对这部交响曲的总体构思密切相关。作曲家在前面的第三乐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为生活、为理想所作的殊死搏斗,结果寡不敌众,最终黑暗的势力耀武扬威地庆贺了自己的凯旋。因此,交响曲无疑是悲剧性的,它是在美好的追求破灭后、在奋力的抗争失败后的巨大悲恸。柴科夫斯基说过:“最后的乐章是De profundis(拉丁文:为死者的祈祷)”,作曲家还提示了作品的情绪近似“安魂曲”。确实,在这个乐章里,音乐中表现的是希望的破灭,精疲力竭的主人公只有痛苦的哀吟叹息,同人生告别,等待死亡的来临。

这部交响曲所表达的内容,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特征,这里有激情,有向往,有反抗,也有理想的幻灭与生命的消亡。悲剧的结局发人深思,它引起人们对那个黑暗的社会制度永久的怀疑,也激发着人们为真正自由、光明和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以上文字节选自《音乐名家名曲 外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