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专辑 曲目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中文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国籍德国

外文名Ludwig van Beethoven

出生地德国波恩

性别

出生日期1770年12月16日

职业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家

逝世日期1827年3月26日

主要成就将声乐融入交响曲,扩大交响曲规模 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

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生平与创作

古典主义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gwig van Beethoven,1770一1827)。贝多芬生于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是选帝侯的宫廷歌手,因此贝多芬与许多著名的作曲家一样,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教育,不过由于父亲的性格比较暴躁,贝多芬的童年并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快乐。起初贝多芬的几个老师都比较普通,9岁时贝多芬开始师从宫廷管风琴师聂费(Neefe)学习音乐,这位老师在认识德国传统文化上给予了小贝多芬很大的帮助。贫寒的家境使贝多芬没有能够从小接受全面的教育,但是他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和独立学习的精神使他从未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在贝多芬的少年时代,波恩正受到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平等、自由和人道主义的思想精神得到广泛传播,这给在波恩大学选修文学和哲学课程的贝多芬以极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了他的整个一生。

1787年初,贝多芬第一次来到维也纳,尽管与莫扎特只有短暂的会面,但是这位伟大的前辈已经对贝多芬的未来作了充满希望的预言。从1792年起,贝多芬开始了自己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从此他除了到乡间采集民歌之外,一直都生活在这里。与波恩相比,维也纳这个城市所具有的更为复杂的文化背景为贝多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先后师从于海顿、申克、阿尔布莱西贝尔格以及萨里埃利。作为一位年轻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演奏天才首先得到了显现,这使他频繁出现于各种沙龙和音乐会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与此同时,贝多芬的初期创作也进行得比较顺利,主要作品集中在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等方面。贝多芬在音乐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与个性,使得他在维也纳声誉日隆,一方面上层社会的音乐爱好者们纷纷赞助他的生活,另一方面出版商也争相出版他的作品。

不幸的是耳聋开始侵袭这位事业如日中天的作曲家,遭受到巨大痛苦之后的贝多芬在1802年甚至一度写下遗嘱,对生活不再抱有信心。但是,童年时期就形成的坚忍性格最终帮助他战胜了疾病的侵扰,贝多芬将对生命和艺术的不屈信念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因此,在耳疾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贝多芬依旧创作出诸多杰作,这些杰作为他赢得了作为一个作曲家的巨大声望,一直到他去世。1827年3月,贝多芬病逝于维也纳,他的葬礼极其隆重,显示出人们给予他和他的音乐的无限尊敬和热爱。

从思想上来看,贝多芬一生崇尚平等、共和、革命,反对封建制度;从个性上来看,贝多芬正直、热情,却也敏感、暴躁。由于贝多芬对世俗尘嚣的蔑视,他在任何人(包括保护人)面前,都高傲地维护自己的人格,这在当时的音乐家中难能可贵。贝多芬既不像海顿那样长寿,也不像莫扎特那样短命,几次热烈的情感经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结果,因此他终生过着独身的生活。

贝多芬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11首管弦乐序曲、1部《庄严弥撒曲》、1部歌剧以及戏剧配乐等。其中交响曲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些作品大大扩展了传统交响套曲的形式,同时也充满了作曲家个人对人生的思考。他的钢琴奏鸣曲成为古典时期奏鸣曲式的百科全书,甚至被人们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他的弦乐四重奏继承并发展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传统,尤其是晚期作品具有高超的技巧显示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关于贝多芬的创作,人们一般分为几个时期:从贝多芬最初开始创作一直到1803年《英雄交响曲》创作之前是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创作中还带有一定的前人(如海顿)影响的影子,但已经开始显示个人特征,其中包括在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上的尝试。从1803年到1814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他不但创作了第三到第八交响曲、15首钢琴奏鸣曲、2首钢琴协奏曲以及他惟一的歌剧《费德里奥》(Fidelio)等,而且在这些作品中,贝多芬一方面充分表现了个人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技法上也有进一步的探索性的实践,在作品结构、整体篇幅、不协和音的使用以及节奏的复杂化上都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从1814年到1827年是贝多芬的创作晚期,这个时期他的耳朵彻底聋了,但他仍然创作出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曲》、晚期的弦乐四重奏以及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由于耳聋后的贝多芬很难与人进行交流,他开始更多地重视个人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使他的作品展示出一种全新的面貌,不但更加平静深邃,而且也更加抽象难解;在技法上,他更加重视对古典曲式的突破,对新音响的追求也更加明确。

贝多芬在创作上的突破主要存在这样两个特征:一是“扩展”,这主要表现在他在作品的篇幅以及套曲的乐章数上所进行的延伸;另一个是“对立”,这包括作品中主题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加剧以及大量不协和音响的使用等。从历史的角度看,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在技法上对传统进行了一定的突破,而且在于他在晚期作品中,显示出了关注和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强烈倾向,对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进行了预示,这使贝多芬不但是一位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而且还成为一个新的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的先行者。

 


代表作赏析

(一)f小调第23钢琴奏呜曲第一乐章

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当中,这首被人们称为《热情奏鸣曲》(Op.57,1804)的作品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它的技巧与情绪表达与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是如此吻合,这使评论界和音乐爱好者甚至贝多芬本人也欣然承认这是他最成功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多年来,这首奏鸣曲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性感染了无数充满激情的听众,不仅在钢琴作品领域,而且在整个音乐界都具有经典的意味。

创作《热情奏鸣曲》时贝多芬的生活正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耳聋和各种疾病的侵袭大大妨碍了他的健康,与周围人群的交往失败导致了他内心强烈的孤独之情,整个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也没有给崇尚自由平等的作曲家以希望,这些都使贝多芬产生了痛苦和矛盾的情绪。由于《热情奏鸣曲》产生于这样的背景,许多人倾向于强调:贝多芬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表达的主要是个人的苦难。但是这种看法未免片面,应该说在这部英雄性的作品中,作曲家展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贝多芬自己曾经表示过:如果想了解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应该去看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句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作曲家对这部作晶总体基调的一种诠释。只要是听到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会感受到其中强烈的情感表达与对立的矛盾斗争,但是激情并不是这首奏鸣曲的全部内容。从整个作品来看,理性时时在引导和控制着激情的迸发,整个奏鸣曲始终行进在一种按照严密的思维逻辑发展的轨迹上,这使作品在预示了浪漫主义表达倾向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古典主义的规范。从气氛上来说,这个作品显示出了悲剧性的根源和个性贯穿,但是经过复杂的戏剧性的过程,作曲家最终以崇高胜利的面目结束了全曲,这也许也是人们将这部奏鸣曲称为“热情”的一个原因。

作品共包括三个乐章,分别为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和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其中第一乐章不但在这个作品中是最核。fl,的一个部分,在贝多芬的整体创作中都是极为杰出的一个段落。

乐曲最开始,主部主题在主调上出现。主题的前半部分是以下行和上行的分解和弦为基础音型的,具有动力感的附点形式以及色彩阴暗的旋律线条都显示出一种隐伏的紧张情绪,双手八度同音进行的方式又表现出一种空洞的、期待发展的余地,主题的后半部分以一个颤音收尾,这加重了前面音乐中已经暗示出的不安情绪。作为一种具有表征性质的音型,左手部分出现了代表“命运主题”形象的节奏组合,这个以三连音为主体的音型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

副部主题是一段悠长、优美的旋律,它是在降A大调上进行陈述的。虽然这个主题在基本节奏型上与主部主题十分接近,但是在情绪上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这段音调抒情、明朗,似乎暂时化解了主部主题带来的阴郁气氛。不过这种愉悦的情绪很快就被新的紧张气氛所替代,在呈示部结束时音乐也已经转到了降a小调。

展开部带来了具有剧烈斗争性的、排山倒海的音乐,直到再现部也没有风平浪静,而且之后开始了一个庞大的尾声。在这个尾声中,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以及代表命运的音型不停地在进行交织、搏斗,并在这一乐章的最后留下了一仍旧含义不明的、期待式的结局,为后来的音乐进入保留了充分的空间。


(二)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三交响曲(op.55,1804)也称《英雄交响曲》,据说贝多芬在创作了8部交响曲之后(第九交响曲尚未问世)曾经表示过,这部交响曲是他在这个体裁领域完成的最优秀的作品。实际上,这首交响乐作品在刚刚完成后,并没有得到评论界和公众的完全认可,许多人对它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和疑问。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第三交响曲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它不但在许多方面对原有交响曲的创作进行了突破,成为贝多芬在这个领域的第一部真正成功之作,同时也代表了作曲家在整体创作风格上的成熟与稳定,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作曲家珍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原因应该是这部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性,这首被命名为“英雄”的作品实际上最初是献给一位现实世界的真实英雄、法国大革命的风云人物拿破仑•波拿巴的。由于贝多芬认为这位军事和政治伟人正在努力实现自己崇尚的“自由、平等”的理想,拿破仑的名字被直接题写在第三交响曲手稿的扉页上。但是,当作曲家得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愤然除掉了拿破仑的名字,并改写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的题词。这样,这部作品的中心已经不再是哪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作曲家心目中一种崇高的英雄形象的化身。

这首作品的情绪表达与它的标题是十分吻合的,它充分描述了英雄的热烈、坚毅、勇敢的特征,最终希望体现的仍旧是作曲家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整个作品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有活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第二乐章是题为“葬礼进行曲”的很慢的柔板(Adagio assai),第三乐章是活跃的快板速度的谐谑曲(Allegro vivace),第四乐章是一个以双主题变奏曲式创作的很快的快板终曲(Allegro molto)。

第一乐章是一个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段落,乐曲最开始是两个严肃、果断的和弦,然后直接出现了主调陈述的三拍子的主题。这个主题非常简洁,但是起伏的旋律线条充满了蓬勃的气势,主题的结尾停留在了一个没有解决的升C音上,这个长音的保持逐步增加了音乐的紧张度,并使音乐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期待感。副部主题包含了三个素材:一个活泼明快,由木管和弦乐对答呼应;另一个音乐严峻,由木管与弦乐旋律反向进行构成;第三个音调恳切,以和弦行进形式出现。以后是结束部主题,它以乐队全奏的强大音响、切分的节奏和连续不断的不协和和弦,显示了英勇不屈的精神。

在呈示部安静地结束之后,展开部(乐章中音乐对比最激烈的部分)从一个压抑着的状态开始进入,数次高潮和寂静的交替使这个部分充满惊心动魄的气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音乐格外细致地表现出英雄的斗争、曲折、苦难与艰辛,最终以所向披靡的气概迎来了再现部。

这一乐章的再现部不是技术意义上的完全再现,而是根据整个音乐情节逻辑的发展,对前面音乐素材进行变化的再现,并以此来展示一种欢欣、充满勇气和力量的结局。这一段音乐十分明朗,似乎在表现胜利的状态,或者说赞颂英雄的伟大。第一乐章也最终在这种热情而有活力的气氛当中结束。


(三)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作为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乐作品,第九交响曲(Op.125,1823)是一首具有非凡意义的作品,它不但是作曲家音乐创作的一个综合、总结和高峰的产物,而且还是作曲家一生都在追求的人类理想的一次充分体现。这部交响乐作品最有特色之处,是它采用了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为歌词,在第四乐章中创作了一个辉煌的合唱部分,这使这部作品也被人们称为《合唱交响曲》,而且在听众的心目中,“欢乐颂”也成为这个作品的代名词。资料显示,从1817年开始,贝多芬就已经着手这部作品的创作,但是到1823年才最终完成,这使它与第八交响曲的问世相隔了10年的时间。在这部交响曲的首演上,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指挥了自己的作品,但是这时他的耳聋已经非常严重,连观众最热烈的欢呼贝多芬都无法听到了。

整个作品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不太快的快板,略为庄严(Allegro ma non troppo,unpoco maestoso),第二乐章是一首速度和情绪都很活跃的谐谑曲(Molto vivace—Presto—Molto vivace),第三乐章是一段如歌的柔板转到中庸的行板(Adasio molto e cantabile—Andante moderato),最后一个乐章是一段带有回旋变奏性质的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

作为在技法和思想上都带有总结性质的创作,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表现。整个乐章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纯器乐的部分,在这个部分当中,作品首先依次回顾了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在这些主题分别闪现又分别被否定后,贝多芬曾经在总谱上标明,音乐的主题发展需要比前三个乐章的主题更愉快、更高尚、更强有力,这正代表了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通过斗争,获得了胜利的欢乐。

整个声乐部分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对“欢乐颂”的主题材料进行了发展;第二段是“圣咏”的新主题,这时的歌词大意为“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大家相亲相爱”;第三段凭借复调手法,将“欢乐颂”和“圣咏”主题进行结合性的展开。整个交响乐作品就在这种庄严而热烈的气氛中走向结束。

                                                                                                                                       

                                                                                                     以上文字节选自《音乐名家名曲 外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