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专辑 曲目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中文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国籍德国

外文名Johann Sebastian Bach

出生地爱森纳赫

性别

出生日期1685年3月21日(儒略历);3月31日(格里历)

职业管风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

逝世日期1750年7月28日

主要成就西方(欧洲)音乐之父

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生平与创作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中部城市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巴赫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巴赫从小就接受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在他10岁的时候,父母不幸相继去世,年幼的巴赫移居到奥尔德鲁夫,开始跟随兄长约翰•克里斯多夫生活,在那里他掌握了各种键盘乐器的演奏技能。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再加上家族源远流长的音乐传统,这些都成为巴赫日后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作为音乐史上一位百年难得的天才人物,巴赫不仅是一位精通多种乐器演奏技能的杰出演奏家,他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谱写了大量不朽的传世之作,因而被视作西方音乐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他的创作生涯里曾经历过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魏玛时期——1708—1717年,巴赫在魏玛大公的聘请下,来到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在那里,他练就了精湛的管风琴演奏艺术,并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管风琴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用新教众赞歌曲调改编创作的170首《众赞歌前奏曲》和《管风琴小曲集》。此外,在多首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与赋格曲的搭配组合中,他也在努力地探索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与风格。

科腾时期——1717—1723年,这个阶段巴赫担任了科腾的利奥波德亲王的宫廷乐长。由于亲王本人十分喜欢世俗音乐,所以巴赫在这个时期集中创作了多部体裁多样的世俗化器乐曲。在这一系列精彩绝伦的佳作里,有被誉为“钢琴家之旧约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风格独特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供钢琴演奏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以及为管弦乐写的兼有市民乐观精神与宫廷典雅风格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莱比锡时期——1723年,巴赫被任命为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乐长和莱比锡市的音乐指导。其间,他创作了数量达到500多首的康塔塔,可见,宗教性的声乐作品成为了这一时期巴赫创作的主体内容。其中由马丁•路德作词的第80首康塔塔《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最为有名。除此以外,他还创作了史诗般宏伟的几部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曲》。

晚期——这时古典主义风格正渐渐兴起,在《农民康塔塔》等带有民歌因素的作品里,巴赫已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自己对这种新风格的探索与兴趣。不过在他的创作晚期,巴赫依然遵循着自己一贯的创作风格,完成了两部带有总结意味的巨作——《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在这些作品里,巴赫对复调音乐各种手法、技巧的运用与表现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辉煌的顶点,可以说,它们是作曲家对巴罗克复调艺术最后的总结与升华。

从巴赫的创作理念来看,他与德国的音乐传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悠远流长的德国管风琴艺术、路德新教的众赞歌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基础。作为路德新教的忠实信徒,巴赫一直信奉“服务于人类”是一项美好的“天职”,所以在他的意识里,宗教与世俗没有不可逾越的屏障,这一点十分深刻地反映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巴赫的多部宗教作品已经超越了狭隘的教义范畴,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反映了那个时代德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而他的大量世俗性质的作品则充满了新兴市民阶层乐观向上的气质和活跃豪放的性格。此外,巴罗克时期盛行的音乐保护人制度也从客观上为巴赫探索自己的音乐之路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从音乐风格上看,巴赫是巴罗克时期一位集大成的作曲大师,他广泛吸取了18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体裁与表现手法。在他的作品里,和声与复调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创作原则获得了高度的平衡,其高超的作曲技法几乎达到了同时代作曲家无法超越的高度。虽然巴赫的很多作品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思想,但却没有陷于刻板、教条化的框架中。他的音乐主题简洁生动,个性鲜明,乐曲构思严谨,器乐色彩富于变化,音乐语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人物,巴赫的创作与成就代表了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的一座高峰,为欧洲音乐向古典主义时代的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作赏析


(一)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


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从自己创作的数首大协奏曲里遴选出的佳作,并把它献给了勃兰登堡总督。然而,这套协奏曲在随后13年里一直存放在总督的图书馆里,从未演奏过,直到总督去世后才被人发现,从此成为巴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大约完成于17l卜1721年间,在送给总督的时候,巴赫曾以极其谦卑的措辞写了一封短信,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到当时保护人制度下的音乐家所处的卑下地位。信中这样写道:

       殿下:

 

             数年前曾有幸蒙殿下聆听拙作,殿下对于上天赐吾之微不足道音乐才能颇为欣赏,辞别时,殿下赐我以日后呈献作品之荣誉。现遵照殿下的无比仁慈的吩咐,为殿下效劳,送上供多件乐器演奏之用的协奏曲数首。恳求殿下勿以您那尽人皆知的对乐曲的真知灼见来指责其不足之处,而念及小人此举纯属对殿下表示崇仰及恭顺。乞求殿下赐以洪恩,俾使小人日后能时时为殿下效劳。为殿下效劳实乃小人之莫大心愿。

 

                                                    您的最卑微恭顺的仆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721年3月24日于科腾

 

 

从体裁上看,《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典型的以一组主奏乐器与乐队相抗衡的巴罗克式的大协奏曲。从创作特点上看,这六首乐曲复调技法华丽、高超,旋律活跃、辉煌,配器绚丽、多彩。

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其中演奏得最多、流传得最广的一首。乐队的主奏乐器组由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和高音小号构成,全曲分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在第一乐章里,四件独奏乐器先后以独奏、二重奏、三重奏的方式交替出现,音乐材料彼此关联,结构富于统一性,并与乐队达到了巧妙的“竞奏”与配合。

作为巴赫早期的大型器乐作品,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旋律活跃流畅,富于动感,独奏乐器色彩丰富,整部作品气势恢弘,将巴罗克音乐的美感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这是巴赫作品中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最初为管风琴而作,后来经常演奏的是钢琴和管弦乐的改编版本。现存的史书上对乐曲的创作年代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据音乐学家分析,此曲大约完成于1708年之前,属于巴赫青年时期的作品。

自中世纪以来,管风琴一直被放置在基督教教堂内,作为一种专职性乐器为宗教礼仪服务,因此管风琴作品一般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像宗教圣咏一样,以一种庄严、肃穆、宁静的音乐风格,劝导人们超脱凡俗的困扰,忍耐尘世间的一切不幸,寄希望于来世以获得永生。但是,巴赫的这首管风琴曲却摆脱了常规管风琴作品的宗教感情基调,用自由奔放、热情洋溢的音乐语言展现了一位青年作曲家独特的艺术构思与精神气质。

托卡塔(Toccata)的名称来源于意大利语“toccare”,含有触摸之意。在音乐中特指键盘乐器(管风琴、钢琴)演奏时的一种触键技巧,其特点是速度很快而且连续不断,后来人们就把运用这种触键技术且带有即兴演奏特征的乐曲称为“托卡塔”。除了作为单独的乐曲演奏外,它还常常与赋格组合成为两个乐章的套曲。巴赫的这首作品就采用了这样的形式。托卡塔乐章由一个气势磅礴的下行音阶开始,作为全曲的核心音调,这个著名的主题动机后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传递出的激昂悲壮的情绪显示出整部作品奔放不羁的感情特征。

整个托卡塔乐章在速度、节奏、音量、音区方面作了频繁的转换,快速的音阶走句和恢弘的和弦变化交替,使作品的表现力显得异常丰富,有力地渲染了全曲的气氛,突出地体现了此乐章在音乐创作手法上的主要特点。

与托卡塔乐章热烈的曲风形成对比的是,其后的赋格(Fugue)乐章在感情上似乎被“冷却”了,但两者在音乐材料上又有内在的联系。赋格的主要音乐素材来源于托卡塔开始的主题动机,在这里,作曲家巧妙地运用隐藏二声部的方式把它的音调“勾勒”出来,并通过不同音区的转换和复杂的调性变化,将乐曲的情绪由最初的平静、内敛变得生机勃勃。

经过戏剧性的展开部之后,赋格的结尾处突然出现了一个即兴演奏的段落,那种自由而热情的气氛和赋格段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又与托卡塔乐章遥相呼应,将音乐推向了浩大恢弘的高潮,乐曲最终结束在庄严隆重的气氛中。

                                                                                                                                       

                                                                                                     以上文字节选自《音乐名家名曲 外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