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专辑 曲目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人
 

朱塞佩·威尔第

朱塞佩·威尔第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

生于意大利帕尔玛地区巴塞托市附近的隆高勒,虽然出身于十分贫寒的家庭,但是威尔第从小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音乐天分。威尔第最早受到的音乐教育来自于当地的管风琴师,而真正给他巨大帮助的是一位富有的巴塞托镇的音乐爱好者、杂货商布雷吉。尽管布雷吉给予了威尔第足够的经济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米兰音乐学院没有接收这个日后享誉世界的学生。在随私人学习了两年之后,他又回到巴塞托并成为镇上的音乐师,并与布雷吉的女儿玛格丽塔结婚。

中文名 朱塞佩•威尔第

国籍意大利

外文名 Giuseppe Verdi

出生地 意大利帕尔玛地区巴塞托市隆高勒

性别

出生日期 1813年

职业 歌剧大师

逝世日期 1901年

代表作品《弄臣》

生平与创作

意大利歌剧大师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生于意大利帕尔玛地区巴塞托市附近的隆高勒,虽然出身于十分贫寒的家庭,但是威尔第从小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音乐天分。威尔第最早受到的音乐教育来自于当地的管风琴师,而真正给他巨大帮助的是一位富有的巴塞托镇的音乐爱好者、杂货商布雷吉。尽管布雷吉给予了威尔第足够的经济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米兰音乐学院没有接收这个日后享誉世界的学生。在随私人学习了两年之后,他又回到巴塞托并成为镇上的音乐师,并与布雷吉的女儿玛格丽塔结婚。

1836年,威尔第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罗切斯特》,这部作品现在已经失传,但是它好像构架了之后的《奥贝托》(1837)的基本内容。这部歌剧在搬上舞台后,斯卡拉剧院的经理人给他提供了一份创作三部以上歌剧的合同。但是,不幸的事件接踵而来:他的两个孩子先后夭折,妻子也随后去世,同时他新创作的喜歌剧《一日为王》也遭到失败,这一切使威尔第几乎难以再进行创作。然而《纳布柯》(1842)的诞生,终于为他的创作打开了路子,尽管这部作品中仍遗留着先辈作曲家的影响,但是也显示出强烈的创作个性。在著名的合唱“飞吧,我的思想”中,威尔第表达出异常清晰的反对外族统治的坚定信心。这部成功的作品完成不久,威尔第又创作了《十字军中的伦巴底人》和《埃尔那尼》,这些成功的作品给他带来了大量的来自欧洲各地的稿约,从此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歌剧的创作当中。从1846年创作《麦克白》起,威尔第开始关注莎士比亚的作品,这对他后来的选材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他成为一位用歌剧形式诠释莎士比亚作品的大师。他的个人生活也开始有了转机,女高音朱塞佩娜•斯特里伯尼与他情投意合,并在专业上给予他非常大的帮助。从1851年开始,威尔第的三部杰作问世,它们是《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这些作品使威尔第作为意大利现实主义歌剧作曲家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

此后,威尔第创作的倾向开始转向了法国式的大歌剧,《西西里晚祷》(1855)就是他在这个方面进行的第一次尝试,而且获得了成功。1859年初,威尔第成功创作了《假面舞会》。不久,他被选为新意大利议会议员,繁忙的社会活动占用了他许多时间,1862年他只创作了《命运之力》这一部歌剧。1864--1865年,他修订《麦克白》并在巴黎上演。1867年完成《唐•卡洛斯》,这部大歌剧体裁的作品成为他最重要的歌剧之一。1871年创作的《阿伊达》融合了法国大歌剧和意大利正歌剧的风格,这部作品故事感人、情感浓烈、音乐动听、场面宏伟,成为作曲家一个阶段以来总结性的作品。

意大利获得统一后,一向具有强烈爱国情绪并且在独立问题上始终表现积极的威尔第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奖励,他个人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议会议员的职务,这些使他整整16年没有创作一部作品。威尔第的最后两部歌剧又回到了莎士比亚的选材,虽然他一直希望创作《李尔王》的想法没有得到实现,但是在与剧作家博依托的合作中,两部精品《奥塞罗》(1886)和《法尔斯塔夫》(1893)最终问世。这两部作品作为作曲家最后完成的悲剧和喜剧,将威尔第音乐和戏剧的精华作了全面、集中的体现,这证明没有什么能够比以这两部歌剧作为他整个歌剧系列的终点更为出色。

在生命的最后近10年的时间内,威尔第没有进行大型的创作,只留下了一些歌曲作品。许多资料认为,妻子朱塞佩娜的去世使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一种支持的力量。1901年,威尔第在米兰逝世,尽管他希望能够简单朴素地进行最后的告别,但是他的葬礼几乎变成了全民族哀悼的场面。当他的灵柩经过时,如潮的人群自发地用“飞吧,我的思想”的歌曲为他送行。对一位作曲家和爱国者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荣誉。

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一生虽然也创作了一些合唱、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但是主要的成就还是他的26部歌剧。威尔第的创作生涯非常漫长,几乎持续了近60年,其间他的创作风格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他的歌剧以正歌剧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著名的文学作品。威尔第的创作建立在意大利众多歌剧前辈艺术成果的基础之上,他继承和发扬了意大利歌剧突出声乐表现和重视优美旋律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注意借鉴法国大歌剧历史场面的展示和瓦格纳乐剧交响化手法的发挥,他把这一切都创造性地融会在个人创作风格之中。

在威尔第生活的年代,意大利人民曾经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威尔第也是其中坚定、热情的一个成员,他的一些歌剧也在歌颂民族独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意大利人甚至将他的名字用来作为表达国家统一的一种艺术口号:“万岁威尔第”( “Viva VERDI”)就是“万岁,意大利的胜利和解放”(“Viva Vittorio Emanuele,Re D’Italia”)。从这个意义上说,威尔第不仅是一位歌剧作者,还是一位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赏析

(一)利戈莱托的咏叹调(歌剧《弄臣》选曲)

《弄臣》(或音译为《利戈莱托》)是奠定威尔第歌剧作曲家地位的一部作品,多年来,这部作品一直以优美的旋律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吸引着观众。这部作品的情节来源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剧本《欢乐的国王》,在威尔第的笔下,剧中人物角色的重要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揭露贵族阶层腐朽本质的核心是没有改变的。

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意大利曼图阿地区,中心人物——丑陋、驼背的利戈莱托是专供宫廷贵族取乐发笑的弄臣,生活痛苦,地位低下;利戈莱托深知贵族阶层的丑恶,但是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服务于生性好色的公爵,甚至参与一些恶行。利戈莱托的妻子早已死去,女儿吉尔达成为他生活中惟一能够倾注爱和希望的人。纯洁、美丽的吉尔达受到公爵的诱骗,并被公爵的宠臣劫持到公爵府。出于报复,利戈莱托雇人行刺公爵,但是吉尔达却无法抑制对公爵的强烈的爱,身著男装代替公爵死在利刃之下。

第二幕中弄臣的咏叹调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一方面利戈莱托急于查找被劫持的女儿的下落,另一方面他还要应付公爵的随从们的嘲弄。在四处观察的同时,利戈莱托演唱了这段既恰当表现了人物身分,又充分表现了人物辛酸、痛苦情绪的咏叹调。整首咏叹调以利戈莱托陷入绝望的境地而告终,在对角色心理的刻画上,充分显示出了现实主义音乐悲剧性的震撼力量。

(二)《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

歌剧《茶花女》的剧本是剧作家皮亚维应威尔第的要求,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作品改编而成的。在威尔第的代表作品中,这部歌剧占有重要的位置。应该说,小仲马的原作所具有的情节和悲剧性已经为这部作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威尔第笔下流淌出的优美、流畅和哀婉的音乐也深深地打动了听众,因此,这部描写巴黎社交生活的意大利歌剧一直都受到欢迎。

故事发生在繁华的都市巴黎,社交界著名的交际花、美丽的薇奥列塔在家中举行宴会。在众多的客人中,青年阿尔弗莱多一直爱着薇奥列塔,并寻找机会向这位迷人的女主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薇奥列塔接受了阿尔弗莱多的爱,两人幸福地居住在巴黎郊外的别墅里。由于生活拮据,薇奥列塔想要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阿尔弗莱多感到非常吃惊,并亲自出门想办法。阿尔弗莱多的父亲阿芒到来,为了自己家庭的声誉,为了将要结婚的女儿,他请求薇奥列塔放弃阿尔弗莱多,并且要她隐瞒事实真相。善良的薇奥列塔答应阿芒的要求,离开了阿尔弗莱多。为了遵守向阿芒许下的诺言,薇奥列塔对阿尔弗莱多谎称自己有了新的情人,结果在众人面前遭到阿尔弗莱多的羞辱。不久之后,身患绝症的薇奥列塔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阿芒来信告诉薇奥列塔自己已经向阿尔弗莱多讲述了事情的真相,因此阿尔弗莱多即将回到她的身边。然而,薇奥列塔知道,过去的美好时光不会再回来。阿尔弗莱多的到来使薇奥列塔感到欣慰和幸福,但是绝望的痛苦也随之而来。阿芒也来到薇奥列塔的家中,他希望将这位做出重大牺牲的姑娘认作自己的女儿,可是为时已晚,悲剧已经酿成。薇奥列塔在弥留之际祝福阿尔弗莱多,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在人们的悲伤中离开了人世。

《饮酒歌》是歌剧第一幕中的一首歌曲,它采用单三部曲式并加以反复,同时以分节歌的方式表述了三段歌词。流畅的旋律、轻快的速度、圆舞曲的节奏,以及领唱与合唱交替的形式表现出宴会上热闹的场景和男女主人公热烈的爱情。经过乐队的导引,首先由阿尔弗莱多(男高音)演唱第一段歌词,向薇奥列塔表达自己的感情。合唱的问插之后,薇奥列塔(女高音)演唱了第二段歌词,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由混声合唱演唱的第三段展示出恋人们对欢乐时光的留恋,音乐从降B大调转到降E大调,之后又返回降B大调。在这首歌曲的最后,薇奥列塔与阿尔弗莱多在合唱和乐队的衬托下齐声高唱,将欢乐、热烈的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以上文字节选自《音乐名家名曲 外国篇》